教师雷锋金奖系列报道② | 胡银平:“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他是学子心中的雷锋式思政课教师

发布时间: 2019-03-20   


“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得不好,学生可能不听讲甚至不理老师。上得好,学生会主动和老师进行交流和互动。” 对于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胡银平来说,他通过课堂教学,拥有了使学生主动“找上门”的魅力。

课后有学生找他探讨如何度过大学时光,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与他交流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准备考研的学生常请他帮忙捋一捋考研政治的重点和难点;情感有问题的学生找他寻求帮助;还有学生向他咨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胡银平对学生的“麻烦”却乐此不疲,无论是刚开始担任辅导员,还是后来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他始终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以正能量的言行,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思政工作教育工作是个良心活 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刚进建桥,胡银平担任艺术设计学院的辅导员,开启了和以往高中历史授课不同,凡事都需要操心的“保姆式”工作模式。首届学生,胡银平所带的是广告、动漫两个专业的专科班,艺术类专科学生学习习惯和自我约束力相对较差,学生一松懈往往就可能因挂科而无法毕业。面对150多名学生,胡银平不想放弃任何一名。他相信辅导员只要能尽心尽责,让学生自己思想上重视起来,一定能端正学习态度,通过课程考试。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他用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学生及家长沟通,说服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学习的目标。在浦东惠南当警察的严燕军职业理想是成为一名警察,但是刚进大学时他自我约束力较差,迟到甚至旷课常有发生。胡银平得知他特别向往做一名警察,主动和他交流和沟通,“你身体不错,有做警察的潜质。但警察是公务员,需要考试。考试面很广,要平时学习和累积。另外,政治上追求进步,也有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从那时起,严同学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努力进取,加上胡银平不时的监督和提醒,很快彻底改变了形象,成为班级的学习积极分子。胡银平让他担任体育委员,参与班级组织管理工作,带动其他学生一起进步。毕业时,严同学成了预备党员,再后来,如愿考上公务员成为一名警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辅导员是个良心活”,胡银平平时工作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愿意为学生成长付出自己的热情和努力。为了养成良好的班风学风,6点多胡银平就出现在学生宿舍,叫醒容易迟到的学生及时参加早操;晚自习他组织专题学习,劝导学生将手机作为学习工具,下载英语学习资料;课余时间,他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设计竞赛;担任艺术学院组织委员期间,他在艺术学院建立“党建中心”,推动了学生党建工作;他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实践教育,主动与中共一大会址、周恩来公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联系,达成共建志愿者服务基地协议……

经过艰苦努力,他所带的三届专科班,学生出勤率高,毕业生就业率100%,签约率97%以上;所带班级多次获得上海市“五四青年”先进集体和学校“优秀班级”称号。

思政课不是“洗脑”课,而是关乎“信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第一课堂和重要阵地,关乎青年的“信仰”和国家民族的未来。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要能启迪学生,自身要具备更广的视野,更多的知识累积,才能将教学中的重点、难度和热点讲明白、讲透彻,这就要求思政理论课教师必须终身学习。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胡银平努力提升学历和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考取上海师范大学的在职博士,胡银平说道:“这会给我一种自我提升的机会,逼自己多读书、多思考问题。”

思政课不是为了灌输知识进行“洗脑”,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事关“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性很强,如果不把理论讲透,就会很枯燥,这就要将理论讲得既有深度又有温度,需要将理论通过大量案例和故事进行融合。因此胡银平非常重视平时的备课和搜集资料,他选择的案例和故事除了具有丰富性、感染性外,还蕴藏思想的深刻性、思辨性和理论的说服力。”

为上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了让学生真正从内心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查阅大量史料,再现近代中国的各种救国思潮,让学生理解为何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100多种救国思想和主义中只有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解决近代中国命运的金钥匙。

真理的力量是强大的,但只有进入思想的真理才能发挥作用。从胡银平的课堂上,学生们感受到了近代先进中国人为争取国家民族独立而进行的不懈抗争,更被无数共产党人散尽家财、妻离子散、英勇就义的爱国情怀而感动。只有在情感上打动并感染学生,才能让学生思想上真正接受理论观点。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增强理论的情感温度,才能提升思政课的亲和性和有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讲究创新并善于结合热点,胡银平上课时经常临时修改前两天已经备好的教案,将热点问题及时融入课堂教学。上《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关道德章节内容前一天,重庆大巴坠江事件轰动全国。是用原教案,还是重新备课,用最新的事例来分析道德问题的重要性?胡银平选择了后者。因为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案例越新越活,学生越感兴趣,这样可以增强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的便利性和现实性,胡银平尝试将新媒体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工作,他将对分易和超星学习通应用于课堂教学。他采用对分易短短30秒就可以完成100多名学生的点名,上课时就相关问题进行在线调查,课堂效率大大提高。课后他通过对分易实现24小时在线答疑,上传教学内容和资料,对热点问题进行在线互动等等。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胡银平除了拓展知识面,精心备课外,还经常参加各类教学比赛。通过院校的培养并结合自身努力,胡银平在教学上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他先后获得通识教育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竞赛一等奖、上海建桥学院第一届思政理论课教学竞赛一等奖、上海市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胡银平的课堂教学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肯定,学生推举他为上海建桥学院第三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候选人,学生评语写道:“胡老师平易近人,了解学生想法,时常就最新的资讯与学生交流。同时,老师阅历丰富,让大家受益匪浅。讲课时内容丰富多彩,可以给我们传递人生正能量。”

奉献青春 奉献中国

“奉献中国”系列课程,是上海建桥学院结合“雷锋精神”校园文化特色,开设的“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课程主讲教师包括上海建桥学院董事长、校长、党委书记以及业内精英、思政课教师、优秀校友等。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胡银平负责奉献中国”系列课程的教学组织和课程开发工作。他撰写的《‘奉献中国’系列课程培育项目》获得上海市教委20172018年立项资助。他先后起草了“奉献中国”系列课程教学目标、大纲、课程管理和考核方案等。课程实施过程中,他联系主讲教师、预约讲课地点、撰写部分稿件、安排课程摄制,承担了大量费心劳神的具体工作。截止目前,已经完成10门课程的授课和在线课程建设,“奉献中国”系列课程受到学生欢迎,光明网、人民网、解放日报、文汇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


2018年秋,“奉献中国”在线课程在超星学习通成功运行并在信息学院试点成功。调研问卷显示:92%以上的同学愿意做“雷锋式”毕业生,91%以上的同学愿意向其他同学推荐“奉献中国”系列课程。很多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奉献”“担当”精神,更加认同雷锋精神并愿意弘扬雷锋精神。

不久前,胡银平协助学校申报的《‘奉献中国’课程优先出版计划》获得2019年度上海市财政项目立项,获批“中国系列”出版计划立项的高校仅有6所,建桥学院是唯一的民办高校。立项后,他反复修改“奉献中国”书稿撰写方案,组建书稿编写小组。目前,他已经根据课程视频初步整理书稿资料23万字,其它编撰工作尚在进行中。通过开发“奉献中国”系列课程,他希望能够弘扬雷锋精神,使学生发自内心认同雷锋精神并自觉弘扬雷锋精神,从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者和践行者。

作为“奉献中国”系列课程的具体负责人,他也是“奉献精神”的践行者。教学工作之余,胡银平积极承担学校各类教学和育人工作,他多次参加临港五校思政课超级大课堂的教学工作,精心的准备和精彩的表现为学校赢得荣誉;为加强对全校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史教育,他联合学校党委组织部牵头开展“卓越建桥杯”党史知识竞赛,三届竞赛均取得圆满成功;他多次为商学院、机电学院中级党校举行党史专题讲座,积极做好服务育人工作……


荣获上海建桥学院第二届教职工雷锋奖后,胡银平依然以奉献与担当作为自己的责任使命,立足岗位,奉献自我。他说“我热爱讲台,这里有我施展才华的无限空间。我热爱学生,愿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奉献自己的青春”。


个人简介:

胡银平,男,中共党员,历史学博士,讲师,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主要担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上海社会与文化》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项目、上海市教委学校德育实践项目、上海市民办高校思政教育项目等课题,2013年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子课题清末历史教科书整理与研究工作;硕士论文《沪西小沙渡研究》收入《上海城区史》丛书,由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年出版;发表论文多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一篇;曾获上海建桥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优秀指导教师”、教职工雷锋奖章、通识教育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竞赛一等奖、上海建桥学院第一届思政理论课教学竞赛一等奖、上海市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文章作者:  录入人: 奚丽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