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和科研处联合主办的第343期“百家讲坛”在外国语学院日语情景教室举行,讲座主题为“中日韩同字异义论”。筑波大学人文社会系教授佐藤贡悦、副教授严锡仁分别发表题为“关于中日韩的同字异义问题”和“超越国境的礼仪,差异与误解”的演讲。日语系16级、17级本科班学生听取了此次讲座。
佐藤教授对汉字文化圈的三种字体(即日文中的汉字、繁体汉字和简体汉字)的写法、字义及用法上的差异进行了讲解。他结合其在北京的亲身经历举例:汉字中的“水”字,在中文中“水”是没有温度区分的,可以代表热水、温水,或者冰水;但是在日文中“水”指的是常温的水,在日文中“热水”要用“汤(日文汉字写作:湯)”来表示。同学们表示,通过佐藤教授生动而又形象的讲解,他们了解到同字在中日两种语言中也有写法和语义上的不同,讲座加深了他们对日语学习的兴趣。

图为佐藤贡悦教授在为学生做讲座
严锡仁副教授对中日韩文化礼仪的差异进行了讲解。他指出,亚洲文化、亚洲礼仪都起源于儒家,在此基础上各自发展出的各国不同的文化。通过严副教授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中日韩之间在婚礼、饮食、礼仪等方面的不同,加深了对外国文化的理解。

图为严锡仁副教授在为学生们做讲座
学习外语不仅仅要熟练的掌握单词、语法、课文等基础知识,也同样要了解外语背后的文化。此次讲座上,两位教授对中日韩语言和文化进行了比较讲解,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了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