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开学的步伐,为了响应教育局提出的“停课不停学”的倡议,上海建桥学院在防疫期间采取线上教学的教学模式。在参与了由学校组织的各种线上教学培训之后,陈琼豪老师开始《国际金融》和《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规范》这两门课的线上教学。
一、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教学模式有很大区别,最主要的区别也是最核心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
1.考核方式不同
线下教学因为教师能直观地记录学生的出勤、课堂记录等方面,所以在考核方面简单、清晰。但是线上教学由于师生各自面对的是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无法直观感受学生的学习纪律,在考核方面无法直接沿用线下考核模式。
2.学生学习效果体现方式不同
在学生学习效果方面,教师在线下课堂可以实时、直观的感受到,在讲解过程中,教师甚至可以从学生的眼神中看出学生是否理解。但是,在线上课堂,教师对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无法直接了解。
3.课堂掌控情况不同
由于客观情况,线上课堂中,学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溜课、懒课等不良行为。有些学生在线下课堂都不会认真听讲,在线上课堂更难管束和监控。比如一些学生拿着手机或电脑,打开线上教学平台,但是人却在看电影或玩游戏,在线上课堂中,学生进进出出, 听课率很难实时掌控。
二、线上教学实践
由于线上教学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难免会有不周到之处,能做的就是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取经,并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比如针对上述最突出的三个问题,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调整:
1.修改考核方式,融入线上课堂考核
针对学校采取的线上课堂+线下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将线下和线上部分的考核进行了细化、磨合,对原先的考核方式进行了调整,并制定了线上教学计划,及时公布在微信教学群里,让学生第一时间掌握本课程线上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也是第一次尝试这种线上教学的模式。

2.多管齐下,分层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针对平时学习不自觉的同学,在线上课堂里随机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问题较简单,跟课程内容紧密联系,主要为了监督学生是否有在认真学习;针对学习自觉的同学,采取抢答方式,提问一些与实践结合, 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考。


3.多方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一方面借助问卷星进行点名,监督学生参与课程,另一方面设置一些能引发学生参与讨论的话题,进行课堂讨论,学生都能在课堂种各抒己见。

对于学生加入的教学群很多,为了让学生不会错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提前在教学群里@所有人提醒学生进行签到,课堂开始时再提醒一遍,课中10分钟左右再提醒一遍,再根据签到结果将缺勤人员反馈到辅导员那里,由其联系学生上课,通过这种方式,基本杜绝了学生缺勤的情况。

在设计讨论话题时,挑选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话题,学生更愿意进行讨论。以《文献检索》这门课为例,它属于实践较强的课程,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按照学生能掌握搜索所需文献、选题、撰写文献综述、撰写毕业论文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因此,在设计讨论话题时,也是挑选实践性强、学生真实碰到的困难进行讨论,所以学生参与度也比较高。
总之,线上教学对于教师、学生、学校三方都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但也是未来教学改革方向。因此,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积极参与到这种教学方式中。碰到问题是在所难免,但是困难是暂时的,在教学中应当积极探索,适时调整,加强交流和学习,让自己的教学能力更上一层楼,让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