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对接教师职业发展需求、高质量推进学院“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9月1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创新中心147报告厅召开教师座谈会。学院党政联席会成员与有工作经历的中青年教师参会,院长宋艳华主持会议,旨在通过深入交流凝聚教师经验智慧,为学院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座谈会上,宋院长首先围绕学院“十四五”期间发展成果与“十五五”规划编制思路作简要介绍。她指出,有工作经历的中青年教师作为学院发展的“宝贵财富”,不仅在思政课教学改革、科研团队建设中发挥着骨干作用,更在青年教师培养、学科方向凝练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价值,希望教师们结合自身数十年教学科研经历,为学院未来五年发展建言献策。
在交流研讨环节,参会教师结合丰富从教经验与深耕多年的研究领域,围绕“思政课教学创新”“科研项目协同攻关”“青年教师传帮带机制”“学科特色方向培育”四大核心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多位老教师提出,当前思政课需进一步结合新时代学生思想特点,探索“案例教学+实践研学”融合模式,建议学院依托思政创新中心平台,搭建跨年级、跨方向的教学资源共享库;在科研方面,老教师代表呼吁加强团队协作,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建专项研究小组,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针对青年教师培养,老教师们主动提出建立“一对一”指导机制,通过听课评课、课题共研等方式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现场发言既有对教学科研细节的务实建议,也有对学院长远发展的战略思考,充分展现了老教师队伍的责任担当与深厚专业素养。
会议最后,学院院长宋艳华作总结讲话。她对全体教师的建言献策表示感谢,强调学院将系统梳理本次座谈会提出的意见建议,将其纳入“十五五”规划编制的重要参考,同时推动建立“老教师意见反馈长效机制”,确保每一条建议都能落地见效。她希望有工作经历的中青年教师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与经验优势,以“传帮带”精神带动学院整体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共同打造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马克思主义学科高地。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不仅为学院“十五五”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更搭建了老教师经验传承与思想交流的桥梁,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深化思政教育改革、培育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