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发展巡礼篇 | 用好红色场馆资源 着力培育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 2024-06-18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上海建桥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第四次党代会是学校立足新时代、站在新起点、谋划新未来、启航新征程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喜迎党代会,大力营造锐意进取、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特开辟“喜迎党代会·发展巡礼篇”系列专题报道,充分展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激励全校师生锐意进取,奋楫笃行启新程,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上海建桥学院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上海建桥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学校思政工作新路径。学校根据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紧扣“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红色主题打造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雷锋馆、国政馆、党建育人馆等红色资源场馆传播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持续十余年历经三个阶段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第一阶段(2005—2010年):以设立雷锋奖为标志起点,学雷锋主题教育活动开始覆盖全校。第二阶段(2010—2015年):通过打造学雷锋平台和志愿者服务基地品牌化建设,确保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化。第三阶段(2015年至今):完善顶层设计,打造雷锋馆、国政馆和党建育人馆,红色场馆全面融入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全过程。学校充分用好校内红色场馆资源,整体推进场馆育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体内循环”走向“体外循环”,构建起以红色场馆为载体的思政育人新格局,着力培育时代新人。

完善顶层设计,系统规划推进红色场馆全面融入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全过程,形成全方位场馆育人格局。以雷锋馆为载体,把培养“踏实勤奋、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雷锋式大学生融入人才培养总目标以党建育人馆和国政馆为载体,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时代新人。成立党委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场馆育人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三馆育人实施方案,从生源特点、办学定位与实际出发探索思政育人的新路。将学生接受场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考核;将场馆教育纳入新生入学教育,要求每位大一新生“参观一次雷锋馆、读一本雷锋日记、做一次雷锋志愿者”;将场馆教育作为入党的必修环节,要求每一位入党积极分子“采访一位优秀共产党员、访谈一位雷锋奖获得者、做一次场馆讲解员”;将场馆教育作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的必选项目,要求每位示范课负责人针对学生专业特点,围绕红色场馆设计各具特色的实践项目。经过多年持续不懈的改革,红色场馆已经成为撬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改革的杠杆,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法宝。


 


立足学生主体,遵循规律构建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的红色场馆实践育人机制。根据价值观教育的内在规律,既充分发挥教师在场馆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学生在场馆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在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同时,把他们培养成出色的三馆讲解员。学校培育了一支校内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老师、校内学生和校外中学生群体的志愿讲解员队伍,通过把红色场馆“实践课堂”中的学生培养成“红色讲堂”中的讲师,实现由内而外的思政效果的外溢。学校改变思政课堂传统形态,拓展思政课堂的物理空间,把校内红色场馆打造成为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沉浸式课堂开展有特色的沉浸式、体验式教学,把理论讲“透”,把课堂讲“活”,真正把思政课上到学生心坎里。依托雷锋馆开发校本特色中国系列课程《奉献中国》,课堂就设在雷锋馆中的“雷锋讲堂”;依托党建育人馆开发党史特色课程《建党百年英模谱》,课堂就设在党建育人馆。专业课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到场馆的内容建设和形式创新过程中,在红色场馆中实施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教育,结合红色场馆中的展览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学生通过任务驱动,自主完成探究式学习,达到学习目的,实现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目前,以红色场馆为载体的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协同建设机制形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创设了有力抓手,有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亲和力。

坚持协同育人,全力构建打造“开放共享”“区域联动”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场馆育人枢纽。坚持开门办思政,打破校园围墙,把红色场馆作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平台加以打造,与临港7所中小学签订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共建协议开展系列结对共建活动,实现资源融通,凝聚育人合力,构建起“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立体化“大思政”格局,有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参与浦东新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结对建设,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大中小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水平,中小学共同编写适合不同群体的红色场馆的现场参观教学课件,共同开发适合不同群体的场馆实践教学课程。场馆实践教学课程坚持任务导向,红色场馆的精品资源加上任务导向型的实践教学设计,更好地使思政教育入脑入心。目前学校依托红色场馆牵头举行了多场临港新片区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教学活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大思政课建设系列活动,成为临港新片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有力举措。



通过多年持之以恒的建设,坚持不懈的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场馆育人模式,成为上海高校特色思政的典型。目前三大红色场馆已成为上海市高校“三全育人”共享基地和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教育实践基地。特色思政育人品牌先后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二等奖。“三馆”在服务校内师生参观实践的同时,重点面向浦东地区大中小学校开放参观服务、提供专业讲解、联合开展活动,已经成为学校思政教育、服务社会、扩大影响的重要阵地,成为临港地区、浦东新区乃至上海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成为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精神殿堂。截至目前,学校红色场馆已承接一百多所大中小学及各级单位的主题党日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参与人数累计超过八万,人民日报、学习强国、解放日报、文汇报等重要媒体对三馆红色教育进行了多方关注,专题报道200余篇,取得良好社会反响。2021年9月24日,在上海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时任市委书记李强指出,“建桥学院利用国政馆和雷锋馆开展国情教育,常年倡导服务奉献,这些都值得大家学习借鉴。”2021年9月26日,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于绍良调研学校,在参观党建育人馆、雷锋馆、国政馆后,对学校党建思政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文章作者:  录入人: 方梦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