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举办首期“美育·人文启智大讲堂”
《对话敦煌:择一事,终一生,延续一种莫高精神》

发布时间: 2025-04-08   

313日下午,教育学院“美育·人文启智大讲堂”首期活动在珠宝学院四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以《对话敦煌:择一事,终一生,延续一种莫高精神》为主题,邀请敦煌艺术传承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壁画线描技法”传承人史敦宇老师担任主讲嘉宾。讲座由教育学院主办,面向全校师生开放,旨在弘扬敦煌文化,传承“莫高精神”。讲座由教育学院副院长马莹主持。

史敦宇老师出生于敦煌莫高窟,是敦煌学泰斗史苇湘、欧阳琳之女。她自幼随父母出入洞窟,系统学习壁画临摹技法,并得到常书鸿、段文杰等敦煌学奠基者的亲授指导。作为“敦煌壁画线描技法”非遗传承人,她通过补全残缺壁画、复原初始色彩,致力于重现敦煌艺术的本真之美。其作品涵盖纸本、绢本、布本等多种材质,布面绘画技法承袭自父辈传承。

讲座围绕“莫高精神”展开,史敦宇老师结合敦煌壁画的历史脉络与艺术特色,解析从北魏到元代的美学演变。她通过临摹作品的对比,阐释色彩语言的变迁,并指出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如何融合中亚、印度艺术元素,形成独特的审美价值。她特别强调,传统手工艺的温度在数字化时代不可替代,而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通过教育实现代际延续。

在互动环节,史敦宇老师回应了关于壁画保护技术与流失文物回归等议题。当被问及海外敦煌文物时,现场响起共鸣的掌声。她呼吁年轻一代以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守护文化遗产,并提出“让传统成为未来”的实践路径。

作品展示环节成为讲座亮点。史敦宇老师带来的《伎乐天》《藻井图》等复原作品,以矿物颜料还原千年前的色彩密码。观众在近距离观摩中感叹:“线条中能感受到时间的呼吸”。这些作品不仅呈现艺术之美,更成为连接古代文明与当代教育的桥梁。

教育学院副院长马莹总结时表示:“史敦宇老师用一生践行了文化传承的使命。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对话,让师生在美学认知中获得精神启迪。”讲座结束后,多位学生表示计划申报敦煌文化相关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将学术研究与数字技术相融合,共同弘扬敦煌文化之美,传承非遗。

作为“美育·人文启智大讲堂”系列活动的开端,本次活动以敦煌为切入点,通过学术讲座、技艺展示与互动交流,探索文化遗产与现代教育的融合路径。史敦宇老师在结尾寄语:“当年轻人用专业视角解读壁画时,文化传承就已悄然发生。让传统技艺进入课堂,让历史智慧融入创新。”


 


供稿:教育学院

审核:奚丽君


文章作者:  录入人: 奚丽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