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护航迎新路 建桥筑牢少数民族新生“温暖第一站”

发布时间: 2025-09-08   

新生报到季,我校重点关注少数民族新生入学需求,以全方位、精细化的服务举措,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新生搭建起融入大学校园的“温暖桥梁”。学校以温暖人心的实际行动,让新生在陌生的城市与校园中,第一时间感受到家一般的关怀与学校的育人温度。


为保障少数民族新生顺利入学,我校提前谋划、主动作为。依托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居麦尼亚孜·吾布力艾山老师组建专项服务团队。早在报到前,居麦尼亚孜老师就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逐一联系新生及家长,耐心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学习基础与生活需求,建立“一人一档”专属服务档案,精准掌握新生动态,提前完成信息登记与沟通衔接,为高效、顺畅的报到流程奠定坚实基础。


考虑到多数少数民族新生首次远离家乡来到上海,容易因陌生环境产生不适应,学校精心安排了“点对点”迎新服务。居麦尼亚孜老师担任“贴心向导”,专程前往地铁站等交通枢纽迎接新生。从车站到校园,他一路陪伴,细致介绍周边交通与生活设施;抵达报到处后,又全程协助完成注册、缴费等入学手续,以周到服务缓解新生的陌生与紧张情绪。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新生,我校畅通“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居麦尼亚孜老师主动对接学校资助管理部门,全程陪同学生办理相关手续,详细介绍学费减免、国家助学金、校内勤工助学等资助政策,明确说明申请流程与材料要求,切实为新生与家长解除后顾之忧,确保所有学生安心入学。



报到结束后,居麦尼亚孜老师还将新生一一送至宿舍区,协助安顿行李、调试生活设备,并细心讲解住宿安全、用电规范及宿舍管理制度。同时,他结合校园平面图,带领新生开展“校园导览”,实地走访教学楼、图书馆、食堂、校医院等重要场所,介绍各区域功能与使用事项,帮助新生迅速熟悉校园环境,为顺利融入大学生活做好铺垫。



我校一系列暖心举措,不仅让少数民族新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与温暖,也在服务过程中搭建起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从入学初的贴心陪伴到校园生活的细致引导,每一个环节都传递着“各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少数民族新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深植心中。这一切,不仅为他们播下“努力学习、感恩祖国”的信念,更凝聚起各民族学生同心同行、携手奋进的力量,为其开启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涯奠定坚实的情感、信念与思想基础。

供稿:学生处


文章作者:  录入人: 奚丽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