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知行乡土・筑梦振兴” 三校联合实践工作营闭营仪式在浦东举行。上海市规资局、浦东新区农委相关负责人,航头镇、万祥镇、泥城镇、书院镇党政代表,同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上海建桥学院师生团队,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师导师及各村村民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青年学子以专业力量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

此次实践工作营于 2025年 8月 18日正式启动,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汇聚了同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上海建桥学院等多所院校师生,浦东新区农委及泥城镇、书院镇、万祥镇、航头镇有关部门及村庄共同提供基地支持,旨在通过产教融合模式,让青年学子扎根乡村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实施落地。




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12位师生在崔璇老师的带领下,积极与当地村民沟通,虚心向村民匠人求教,沉浸式投入乡村建设:从参与乡村规划培训讲座夯实理论基础,到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调研掌握一手资料;从围绕村落特色展开可行性方案探讨,到反复打磨深化设计细节,再到顶着盛夏酷暑投身现场施工、完善成果落地 —— 每一个环节都留下了他们攻坚克难的身影。面对高温天气、场地限制等挑战,同学们以青春热忱突破困难,将环境设计专业知识与乡村实际需求深度融合,为每个乡村落量身打造了实用高效的美化方案,让乡村风貌在匠心设计中焕发新活力。

闭营仪式上,各实践小组依次展示成果,从村口景观改造到村民生活空间优化,从特色文化墙绘制到生态种植园规建,一幅幅鲜活的乡村焕新图景赢得现场阵阵掌声。仪式还对实践中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我校周佳慧、严姝轩、蔡汪萍、曾子涵四位同学荣获本次工作营“优秀营员”的荣誉称号。
作为一次跨校、跨领域的乡村振兴实践探索,工作营不仅为浦东乡村规划建设提供了鲜活的青年智慧,更创新了 “校地企村” 协同的产教融合模式。通过 “理论 +实践”“课堂 +田野” 的培养路径,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为培养具备乡村服务意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未来,三方院校将持续深化合作,让更多青春力量扎根乡土,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附件:上海建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学生现场方案汇报及成果
1、【最佳协作奖】临港泥城镇人民村改造点位-蔡汪萍、曹靖婷


2、【匠心独具奖】临港书院镇外灶村改造点位-曾子涵、陈思妍


3、【最佳传播奖】临港万祥镇万兴村改造点位-程熙、严舒轩、岳佳琪


4、【人文关怀奖】浦东新区航头镇沈庄村点位提升项目-秦顾怡、周嘉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