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五芳华映重阳、共谋发展谱新章——上海建桥学院举行2025年重阳节老同志返校活动

发布时间: 2025-10-30   

秋色斑斓重阳日,桂香迎得故人回。10月29日,正值重阳佳节,又逢建校25周年,上海建桥学院校园内洋溢着温馨与喜悦。由校工会、校退管会组织筹备的2025年重阳节老同志返校活动如期举行,102位退休老领导、老教师重返曾经躬耕之地,追忆奋斗岁月,共话未来发展。校长朱瑞庭、校党委书记杨伟人、创校校长黄清云等校领导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副校长、工会主席陈伟主持。

 


杨伟人书记在致辞中首先对老同志们的返校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重阳又逢校庆,老同志们的到来为校园增添了温情与光彩,学校发展凝聚了老一辈建桥人的心血与智慧。杨伟人重点介绍了学校过去一年在党建与思政工作中取得的进展:学校始终坚持“一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去年顺利通过“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验收,今年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高校教师“领航工作站”建设试点单位,党建思政工作已成为全国民办高校中的一面旗帜。他强调,学校将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他衷心希望老同志们保重身体,常回“家”看看,关心和支持学校改革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共同见证建桥迈向中国一流民办高校的新征程。


朱瑞庭校长衷心感谢老一辈建桥人对学校发展作出的贡献,汇报了过去一年学校整体发展情况。他表示,学校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他深入分析了当前招生工作的严峻挑战与应对策略,表示学校将有效贯通“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以就业为导向优化学科布局,增强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朱瑞庭重点阐述了“产教城融合”的深入推进情况,表示学校已列为临港新片区产教融合试点校,并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临港新片区直播经济基地,持续推进大数据、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产业学院建设,通过构建“二级学院+产业学院+产业公司”三位一体模式,积极探索基于真实产业订单的人才培养路径改革。同时,为对接重点产业发展,学校新增人工智能、电子封装技术等专业,并逐步调整或停招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高的专业。此外,学校已发布“一校一策”综合改革方案,围绕人才培养提出7方面23条举措,为核心改革赋能。最后,朱瑞庭提到,学校正在制定“十五五”规划,并将“申硕”作为下一阶段重点目标。他恳请老同志继续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共谱建桥发展新篇章。


创校校长黄清云在发言中深情回顾了学校25年栉风沐雨、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分享了建校初期在办学理念、师资队伍与资源保障等方面的宝贵往事。他感谢学校每年组织重阳团聚,让老同志们感受“家”的温暖,并对现任领导班子守正创新、奋发有为,推动学校不断迈上新台阶表示欣慰。他期待老同志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继续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

 


座谈会现场洋溢着久别重逢的喜悦,老同志们握手寒暄、亲切拥抱,共话当年情谊,场面温馨而热烈。

 


下午举行的参观体验活动更是精彩纷呈。老同志们走进建桥珠宝艺术中心与医工产业学院,新颖的展示与互动体验令大家耳目一新;亲手制作桂花茶糕的环节,既体验了指尖乐趣,也品尝到了秋日香甜。

 


左飙老师表示:“这次返校活动办得非常周到,让大家倍感满意与欣喜。”沈百尧老师也感慨道:“特别怀念在建桥度过的岁月,衷心祝愿建桥的明天更加美好。”谢莉莉老师笑容满面地说:“我每年都参加老同志返校活动,学校始终这么有人情味,真的很感动。”

漫步于秋意盎然的校园,各分工会组织的茶话会上也欢声笑语不断,大家在轻松愉悦中共叙情谊,尽享秋日温情。


重阳节老同志返校活动薪火相传廿余载,已成为学校一项独具温度的品牌活动。它不仅弘扬了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更彰显了建桥人历久弥坚的深厚情谊与薪火相传的建桥精神。在老同志们一如既往的关心与支持下,建桥学院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文字:吉娜

摄影:传媒中心

审核:奚丽君


文章作者:  录入人: 吉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