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建桥新闻网!

课程思政系列报道① | 潘明芸:让教育充满生命的元素

发布者:奚丽君发布时间:2018-10-10浏览次数:1790

如果你今年20岁,以900个方格代表人生的900个月,那么你的格子已涂满了这么多。


对于一个30岁的上班族,人生大约是这个样子。


A4纸上被量化的生命时间,让很多人开始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过好这一生?”

这个关乎我们每个人生活道路上的困惑,被职业技术学院潘明芸老师带入《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课堂。“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和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只教‘何以为生’,却并不引导他们‘为何而生 ’的思考。”

与传统印象中思政课堂上枯燥理论灌输不同,面对喜欢挑战权威的“95”后,她这门思政课少了一份说教,多了一份对个体生命的人文关怀。让思政教育充满“生命元素”,真正尊重每个受教育者生命体验和感受,是她当年落笔写研究生论文《高校大学生生命研究教育》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守卫“生命树” 从困惑走向丰盈人生

“以前,我觉得我的人生像一棵行将腐烂的枯木,但现在,也许也会长出几片叶子,甚至开出几朵花来呢~”商学院李同学在课后作业“生命树”中,写下了自己重大的人生遭遇以及内心感触。

(学生们的作品)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生命树”是潘明芸与学生过去成长历程的一种对话方式。“站在课堂上,不了解学生情况,有时讲课就会适得其反。要是对孤儿说写信给父母,就会是一种很大的刺激。知道了什么是他的心理底线,什么是他绕不开的结,才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隐性疏导。”

但并非所有人都敢于在陌生人面前,坦诚相待,剖析自己。“来听这门课的学生,往往很有勇气。”生命教育课常被误以为是心理课,选课学生又容易被贴上“有问题”学生的标签。可谁愿意被贴上这样的标签呢?

可实际上,生命教育并不完全等同心理教育。若是将人生比做一棵树,那么从种子到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各种障碍或困境,生命教育则起到提前疏导,防止问题产生的作用。如果,问题和灾难已经发生,就需要心理教育介入,进行危机干预。

对还没踏入社会,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说,从问题的萌芽走向极端的零界点,或许只在闪念之间。“他接触的世界就那么大,亲朋过世、升学失利、失恋、寝室关系等等事件,都可能成为让他绝望和崩溃的应激事件。”

将小的问题放大,就会压垮自己。而从更宏观的视角俯瞰世界,个人的烦恼则会像从宇宙看地球上的山丘般,变得渺小,也就更容易摆脱不必要的焦虑。生命教育者,就是要引导着学生将思想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告诉他们今天以外的明天。

“讲授生命哲学,很多学校由知名的大教授开课,我显然比不上他们。”在借鉴知名教授的授课框架的基础上,潘明芸扬长避短,又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授课理念,让生命教育从宏观世界聚焦到解决微观个体当下的烦恼中。

曾是一线辅导员的她非常清楚大一到大四期间,学生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比如学生中常见却不易被发现的问题——寝室关系。第一次过集体生活“95”后、“00”后,常会碰到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而寝室又是课堂外,校园生活最重要的环节。“寝室关系不好会引发一连串的反应,学生在寝室呆不住就会往外跑,回寝室晚了,睡得少没精神,又会影响第二天上课……”

针对这样的情况,潘明芸则会开设寝室团体辅导,让同学们邀请室友一起上课。比如通过“热座”的游戏,让大家在纸条写下寝室存在问题,却不敢当面提出的问题,解决因为沟通少而隐藏的矛盾。或让大家制定共同的寝室公约,像“超过十点回寝室时,降低自己音量,避免影响他人”,解决因成长环境不同、习惯差异造成的隔阂。还可以建议他们设置寝室纪念日,让寝室有了家的温度。

解决问题,而非逃避,才能从磕磕碰碰中走向丰盈的人生。

体悟生死两端 感恩生命

“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含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它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我们每个人都将会直面生死,而“生”与“死”是生命教育中无法避开,格外抽象又敏感的两个词。因此找到符合当下大学生心理规律的生命教育形式,是潘明芸一直在思考的事。

潘明芸在职业技术学院的护理系实验室内,找到了如何让同学们感受“生”之奥义的方法。实验室内,陈列着很多人体及器官的标本与模型,如果在这里上课,生命也就这样真切的展露在身临其境的听课学生眼前。此前,她却只能视频来讲授胎儿孕育诞生的生命奇迹。“未来,如果由懂身体医学的老师来讲授急救护理课程、辅导员来开展生命力拓展训练营,专业心理老师干预学生已经存在的心理问题,那么这门课的教学形式就会变得非常丰富。”

激活生命源头生的“细胞”,也要从死亡终端的角度回看生命,这样会懂得如何更好活在当下,而非沉浸于痛苦中。可死亡,毕竟是言语无法轻易描述清的永恒哲学命题,潘明芸就让同学们通过采访自己长辈或去孤老院做志愿者服务的形式,了解生命终端,感恩亲情,感悟生死。

不明白其中用意的学生,往往以几张PPT和两三分钟的演讲草草作了感想汇报。但也有精心准备的学生,其对生死的感悟让整个课堂上泪水潸然。演讲前夕,这个学生的奶奶不幸过世。由奶奶一手带大的她,制作了奶奶生前的视频,通过1-18岁与奶奶的合照中,分享了祖孙两代人共同生活的点滴回忆,也倾诉了见奶奶最后一眼时生死离别的感触。在半个小时的演讲中,很多学生或许由此联想到自己过世的亲人,泪光闪烁。“亲人的离去,可能对他们来说是第一次面对生死。亲人的生死,并不会让人感到惧怕,更多的是留恋与挽留。” 因亲人之爱,萌生出感恩之心,才能温暖他人。

写好人生“墓志铭” 活出人生意义

你所期待的是何种人生?一块墓志铭可以浓缩人这一生理想追求、功业成就。潘明芸让同学们通过写墓志铭的方式,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

有的学生希望自己的一生是块“无字碑”功过褒贬由世人评说,还有学生总结了自己期待的一生,很少有学生提到希望自己名垂千古或被歌功颂德。“人只有从过好自己的这一生开始,最终才有能力去拥抱社会。呵护自己的肉体生命,在这个基础上处理好亲情、友情等精神生命,最后将这一切转移到社会,开启自己的社会生命。”潘明芸介绍说,自己的课程,也是从生命肉体的内延,拓展到社会生命的外延。

大学是向社会输入人才的最后一道关卡,一个普通学生到一个优秀毕业生,教育起到的作用可能会很大,也许人生轨迹就会发生改变。一旦找到教育触动点,学生的可塑性就会非常强。

在课程实践中的敬老院志愿者环节,平时看起来“娇滴滴”的学生们,却完全颠覆了平日想象。他们会主动为老人们剪指甲、梳头、表演,做些平时看起来比较脏和累的活。“学生们最初可能因为从众而参与,后来却会自发融入。这时候不用说教,只要给他们平台,他们就会做出你意想不到的事。”潘明芸说。“十年后,他们可能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如果我的到来能给他们带来快乐,这就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示。

但哪怕面对学生的原生家庭,成长环境来说,生命教育的作用微乎其微,又有何妨呢?“如果因为某一章节、一段话,他的关系顺了、心情好了,度过了眼前的这道坎,也算是一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