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建桥新闻网!

外国语学院开展外院半月谈专题讲座《国际传播中的受众意识和译者的主体性发挥》

发布者:施楠发布时间:2024-10-31浏览次数:22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进一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二十大精神,1024日下午,在第三教学楼120,外国语学院邀请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张健教授主讲《国际传播中的受众意识和译者的主体性发挥》,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杜鹃,副书记伊莉,院长助理孔辉、陈银春以及全体教师参加了讲座学习,讲座由院长毛立群主持。



主讲人张健教授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早年国家公派留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主修传媒英语、国际传播。主持完成上海市高校精品课程“英语口语”、上海市语委重点课题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建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全球传播》核心团队成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23年度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立项项目《习近平用典》(第二辑)主要英译者;出版《新闻英语文体与范文评析》《外宣翻译导论》《新时代对外宣传与翻译研究》;曾获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教学科研一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两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讲座伊始,院长毛立群强调“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是用国际表达讲中国的事情,特别是中国的现实,是对外解困释疑,把中国的故事传播出去,增进理解,促进共识,而不是陷入“对空言说”的困境。本次讲座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做好课程思政,努力培养更多国家急需的高层次翻译人才。

讲座中,张教授根据自己多年来对外宣翻译的研究和掌握的丰富信息资源,运用了大量的例证,深入浅出,旁征博引。首先,在谈到国际传播的受众意识时,张教授强调“外国人不是中国人”,中国人在群体意识中已然接受为既定事实的词语,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巧妙地采用“归化”原则,否则只能算“讲中国故事”,未达到“讲好”,乃破竹之功;之后,张教授借助社会学、传播学相关理论,结合具体的翻译实例,化抽象理论为生动的日常实例,说明译者如何发挥主体性,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备极强的信服性;最后,张教授强调国际传播已经进入到职业化时代,如果停留在“只要懂外语就能搞对外传播”的认识误区,必将影响传播效果,国际传播始于实践,终于应用,其实际操作应用必然变化多端,且又因人或因文而异。张教授沿袭了一贯风趣幽默的风格,首尾呼应,深入浅出,再次强调了三次“外国人不是中国人”,此次讲座让在座的老师们受益匪浅、意犹未尽。



本次讲座是外国语学院外院半月谈第六期活动,也是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之一,张健教授深刻诠释了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到课堂教育教学中,并且是在潜移默化中、润物细无声中融入了进去,外语学院的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