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初心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当前,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守护初心。12月21日下午,商贸教工党支部在职院247室组织召开“砥砺强国之志,实践育人之行——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框架”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全体党员出席会议。
首先,支部书记栗小丹以经济学原理课程为例,介绍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的方法,展示了多媒体影音教学法、游戏体验教学法、专题展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在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框架方面的可行性路径。栗小丹指出应精心打造铸魂育人的课程思政“金课”,提升学生在线率;将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明确思政目标,凝练五观教育;要话语创新,将盐溶解到专业课食物中;要加强团队协作,打造优势叠加的育人共同体;要构建灵活立体的育人框架,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商贸系系主任李蓓蓓以“聚焦中美贸易争端形势—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思政群建设”为题,构建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框架。李蓓蓓认为,在国际商务专业课讲授方面,应围绕“中美贸易摩擦”等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开展专题学习,统一思想认识,规范讲授课堂内容,及时向学生传达中央声音和国家立场,澄清模糊认识,厚植家国情怀。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推动教学“供给侧”改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把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融入刻苦学习和服务社会的实践中。
与会党员纷纷就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进行热烈讨论。
职院督导管陆建同志认为,高等教育中“课程思政”理念主要是要突破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既定“成见”,跳出就“思政课”谈“思政课”的狭隘理念,打破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化” 困境,打破学科藩篱,从每一门课程资源中挖掘德育资源,将课程资源、学术资源转化成育德资源,在育才的同时注重育德工作,实现育才与育德的统一,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管陆建通过分析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的形势与任务,解读了如何理解课程思政。并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了“按章节梳理课程知识点、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知识点、将章节知识分解为工作任务、通过考核手段和学生自评”的基本思路。
学院办公室主任陈少东同志认为,作为学院行政人员,更应积极开展思政学习,坚持党对高校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充分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着力促进学院行政工作与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
郑晨荷同志认为,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关键环节。作为行政秘书,会更加积极配合领导和老师们的课程思政建设,在预约用车、每周会表的制作、订客饭、报修、物资申领发放、学院钥匙保管、公章保管、开会前准备、接待来宾、会后整理、学校各类数据统计汇总、学院各类活动资料存档归档、学院各类报销、勤工俭学学生信息维护等工作方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为学院师生服务,为课程思政建设添砖加瓦。
陶晓妹同志认为,如何进一步将课程思政更好的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更多的是一个技术问题,而非意识问题。在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难点在于老师个人思政理论知识的储备,没有储备自然无法有效的输出。针对自身理论输入不够的问题,陶晓妹提出如下三条提升计划:第一,2021年坚持通过学习强国APP加强理论学习,完成基本的输入积累;第二,建立读书计划,通过书单建设,将一些与我们学科有关,如经济学、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等内容的书籍,有计划的阅读、学习。第三,有意识的在课程当中提炼一些思政点,甚至是完整的话术,成为成熟的思政内容在课程中讲授。
活动最后,职院教学副院长汤以范同志对讨论进行总结。汤以范认为,高职教育要求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人”,而不是只懂单项技术、不具备职场发展能力的“工具人”。与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较差,思想起伏更大,同时受到实用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一味迎合市场需求,重硬技能、轻软素质,从而培养出来的学生思想素养不高,很难完全具备企业所要求的爱党爱国、诚实守信、忠于职守、团队协作、创新精神、爱岗敬业、坚持不懈、专业专注等职业素养,所以课程思政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入手,常抓不懈。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进而推进课程教学全过程育人。
通过开展课程思政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筑牢了商贸系教工党支部在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纷纷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守初心、担使命,在巩固主题教育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学以致用,持续深化学做结合,在理论学习宣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专业建设、服务师生和社会上下功夫,通过主题教育锤炼政治品格,激发担当作为,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强大动力,为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懈奋斗。(供稿: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