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晚,2022年上海建桥学院“释放心活力,青春一起来”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启动仪式在腾讯会议线上平台举行。学校副校长陈伟,学生处处长张巍、副处长张莉,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心理辅导员和部分学生代表在腾讯会议室参加启动仪式,五百余名学生通过线上直播参与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心理中心副主任田彬主持。启动仪式结束后,心理中心顾问张海燕教授为学生做讲座。
启动仪式上,陈伟强调今年在疫情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系列活动具有特殊的意义。学校和各二级学院聚焦学生的健康成长,希望通过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整体育人工作中,在准封闭管理状态下,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服务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要。在市教委的指导下,按照“五个一”的要求,学校在健康教育活动月举办各种活动,内容非常丰富,既有讲座,也有比赛;既有线上活动,也有线下活动;既有学校原来的品牌活动,也有创新活动;希望通过各级社团活动,结合学校心理工作的特点,在参与活动项目、参与人数、活动质量上都有飞跃。今年活动以张海燕教授《疫情期间如何自我照顾》的讲座,开启活动月,切合形势;活动月时长两个月,希望以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打造不同凡响、不同以往的活动月。
会上,张巍处长宣读心理教师同侪结对名单,结对代表王玉珏老师发言。
张海燕教授随后开展《疫情期间如何自我照顾》的讲座。讲座围绕七张图进行解读,从而告诉老师和同学如何在疫情期间进行自我照顾。第一张图,她从三位一体脑的交互作用,讲述情绪正常化和情绪稳定化的工作机制。第二张图,她从心理创伤的四个阶段,强调人类有强大的心理修复能力,并分析了急性应激反应和急性应激障碍的区别。第三张图,她从适应综合症的三个阶段,告诉学生遇到应激事件,首先自助;自助不行的化,互助;自助和互助不行的话,要求助。第四张图,她告诉学生疫情期间需要自我照顾的信息维度有哪些。第五张图,她告诉学生“抗打击能力”的四个象限,外在保持核心竞争力,内在保持稳定性和乐观灵活性,保持冗余休息很重要,极限生存假设让人面对危机情绪稳定。第六张图分析了心理僵化的模型,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导致人心理僵化的因素。第七张图分析了心理弹性的模型,从六个方面分析了让人的心理保持灵活有弹性的因素。
供稿:心理中心 张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