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学院全体专业教师于3月14日开始将所有教学活动转为线上形式,大家互相交流各网络教学、互动平台使用情况的利弊,切实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努力挖掘线上教学优势;进一步拓展教学资源,搜罗调动一切网络学习平台及资源,保障教学材料和资料的完善;同时优化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进行更为丰富的自我学习,促进师生线上交流互动,落实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掌握学生线上全过程学习动态。珠宝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就自己课程的教学基本情况进行交流、相互提出可参考的建议、相互学习,发现其中不乏很好的案例:
设计系孙秋爽老师所授《首饰专题设计》课程是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大量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设计技巧的讲授,同时更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设计实践。线上授课,与学生面对面的机会变少了,网络沟通的弊端影响,如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中的案例,调动学生做设计的积极性、培养并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理解师生在讨论设计方案中的想法,以及如何高效地实现线上与学生的设计思路沟通,成为线上教学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针对相关问题,孙老师对课程教学方式进行了调整,探索了新的教学模式。
一是教学内容上将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红色设计与课程相结合。课程内容增设中国传统工艺类首饰设计、红色主题情景类首饰设计两个专题,利用网络资源优势,通过对传统工艺文化和红色基因的挖掘传承,使学生树立道路自信、文化自信,使传统文化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二是教学形式上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以及资源共享等优势,使学生在课前针对设计主题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令设计易于为市场接受;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一对多在线辅导、师生在线讨论,确定设计方案;在讨论中实时上传相关内容,实现资源共享实时化。三是教学评价体系优化。最终设计成果通过线上展览呈现,并增设线上观众投票环节,改变教师评价为主导的评价体系,使学生明确大众评价标准,培养设计服务意识。四是教学提前搭建配套超星课程平台上传课程资料。利用XMind等软件在线进行设计思维导图训练,拓展学生设计思维。五是建立专题课程资料库,针对时尚品牌优秀案例、往届优秀课程作业进行整理收集,在线上线下教学过程中随时调取最详尽准确的资料,提高授课效率效果。
超星平台建设
针对可能存在的学生线上教学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强的问题,设置了激励机制,每堂课在课前设置思考题,并在正式上课前进行抢答,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多次点名提问,对于回答正确且学习积极性较强的同学,实行考评加分的奖励,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



微信师生互动
即使线上教学结束后,很多同学还在课下主动与老师联系,微信讨论调整设计思路和设计图,学生的设计实践也越做越好,设计方案也变得更加地丰富和完整。虽然在疫情期间授课方式发生了较大的调整,但是《首饰专题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但没有受影响,反而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后续线上授课时,仍会不断总结经验,持续做好线上教学,同时保障疫情结束后正常返校时,线上线下授课的衔接,让学生在特殊时期仍可以坚持学习,掌握不同首饰专题设计规律,培养设计专业技能,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作品(B20-3 刘梦洁)
学生作品(B20-3 钱佳旻)
学生作品(B20-3 顾君艺)
学生作品(B20-3 柳漪雯)
(撰稿 珠宝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