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疫情防控,商院教师党员在行动。自学校开展线上授课以来,商学院各基层教师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各支部党员教师纷纷“转移阵地”,通过腾讯会议、学习通、钉钉会议等平台,做到“停课不停教”,在校园疫情防控的同时为学生搭建精彩的空中课堂。
商学院第一教工党支部全体教师党员坚守工作岗位,克服困难,到校值班,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以细致耐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对待每一位师生,坚持做一名心系教师教学和学生动态的“服务者”。党委书记刘爱香与党委委员高健院长全程指挥学院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带领全院师生防疫抗疫;党委副书记俞海燕连续在校三周余天带领学工团队确保疫情防控和线上授课有序规范开展;院办主任郁豪庭“舍小家为大家”,担负起学院抗疫后勤保障、安全防控第一线的工作。支部教师紧密团结,协同合作,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做好校园严格防控管理、线上教学管理服务及各项保障准备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形势下学院工作正常运行。
第二教工党支部党员教师在线上上课的同时做好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工作,支部老师们多次与学生沟通交流,不断修改学生论文初稿,中期答辩前夕,基本上人均修改4-7次,从而确保学生论文顺利进行。关心学生的实习进展情况,督促学生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实习情况汇总表,尤其关心受疫情影响因考研而实习不满八周的同学,和辅导员老师一对一、和学生一对一打电话联系了解具体情况。
第三教工党支部书记、党委委员华玉老师在商务沟通(英语)课程中,针对网络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上由将教学内容从原来按章节结构展开,转化为教学目标为主线展开,促进学生对于学习目标下的知识点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克服全英语的专业学习的困难,每次精心设计了问卷、抢答、课堂练习等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给予参与互动的学生相应的课堂积分,课程积分将成为学生课程分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给予积极参与学生正面激励,利用超星课程统计向学生公布本次课程学习标兵,对于每次课程学习中积分前十名的同学进行表扬;对于后进学生,私下询问原因,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线上授课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信心都大大提升,英语专业授课中学生从不敢开口,不愿互动,变为积极争取机会参与互动。
会计系教师党支部书记梁海燕,采用微信+腾讯会议+BB平台的模式,以提高在课前、课中、课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课前通过微信群,温馨提醒学生上课时间和上课会议号。课中使用腾讯会议视频直播课进行授课,并购买数位板方便线上上课现场板书制作;教学内容中引入课程思政点,例如“大道”“平衡”提高学生的大局观又能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平衡要领;教学手段上采用开始、中间以及结尾“三问法”提问提高学生的上课注意力和集中度,利用BB平台练习增加互动。课后利用微信群提供上课资料,并通过微信随时、耐心为学生答疑,同时督促学生利用BB平台巩固已学知识点。
国贸系教师党支部张荣华针对如何丰富课堂效果,重点关注学生到线率,其次丰富课堂内容。针对课堂内容,一是增加随机点名、提问问题;针对宏观经济学,增加提问、课堂练习习题、学生讲解、老师补充完善;增加课堂讲解的深度;针对理论的跨国公司和网络经济学,增加案例讲解。二是采用电脑写字板,在讲解中增加板书量,衔接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或勾画要点。
物流系教师党支部书记张大成老师本学期承担了三门课程,同时开出网课,为了不失教学效果,采用学习通+微信群+腾讯会议模式,开展教学。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主动推送专业视频和资料,主动安排每次授课形式和内容,探索适合网上教学的新模式、新教法和新体验,结合当前疫情、当前专业、当前教学增强课程的新鲜度,通过联系实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视频和图片提高教学的立体感受与实际效果,达到情景教学的状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更方便的教学视野和情景,打造网上教学的情景体验课堂。在毕业论文指导中增强互动,用心帮助入伍学生提前完成毕业论文的指导,牺牲春节和假期,指导学生一遍遍修改论文,使通过最终严格的答辩。疫情期间,一边坚持教学不含糊,一边抗疫不放松,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无形的网络空间创新教学,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在疫情肆虐的当下,共筑有形的防护生态。
商学院全体教师党员将继续认真贯彻上海市及学校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要求,强化责任担当,坚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原则,坚定信心,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继续努力。(供稿: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