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建桥新闻网!

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在线教学案例系列之九

发布者:陈彩梅发布时间:2022-04-29浏览次数:156

突然的疫情打破了原本的线下授课,被迫转为线上教学。虽有曾经的线上教学经验,但此次的线上教学却与以往有所不同,此次线上授课是在进行了3周的线下授课基础上进行的。虽然如此,但教学育人的本质以及学校八项能力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变化,仅是育人场地变化和方式方法的改变。马克思主义学院沈树永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对分易、腾讯会议等网络平台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着重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他的授课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注重教学重点内容的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根本,一切教学形式都应以服务教学内容为宗旨。因而,重点教学内容必须要向学生讲深、讲透。为达此目的,沈树永老师不仅充分利用腾讯会议的直播平台授课,还利用多项互动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如利用腾讯会议的直接发言和聊天功能让学生在授课过程中互动参与,对不明白的问题直接提问;利用对分易的在线练习和互动讨论等功能,不仅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还能使同学之间以及同学与老师之间共同探究相关问题。多种互动方式并行,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显著得到提升,教学效果明显。


学生在腾讯会议上课中充分发言


学生之间设置讨论主题,互相参与


老师设置在线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为达学生能力培养目标,沈树永老师在第一次授课便根据教学计划对各班同学进行分组,确保每一次授课都有小组同学担任课前小老师的机会,沈老师对课前小老师的讲课内容也有严格规定,必须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有关,且还需有思政教育意义。通过这样的课前展示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沈树永老师还大力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如在上课的过程中他有意对某些问题提出疑问,让学生现场网上查找资料以验证,通过学生参与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查资料的能力。此外,沈老师还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辩证思维。如他多次设置综合性的讨论主题,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必须要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并且辩证分析,从而培养了学生全面思考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过程中查阅资料印证疑问知识


老师设置讨论主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辩证思维


三是严格课堂管理。沈树永老师第一次网课即要求所有学生把昵称修改为学号加姓名的格式,修改后腾讯会议参会成员情况一目了然。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出勤和课堂管理,沈老师还采用了对分易课堂点名和导出腾讯会议参会成员出入情况表以督促学生积极进入腾讯会议班级学习。授课过程中,沈树永老师还会随机点名提问,不仅加强了师生互动,还能帮助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缺勤的同学也必须有详细的说明。通过多措施的督促和管理,学生的出勤和学习情况较好。


对分易平台考勤


腾讯会议平台学生参与学习情况


四是充分调研学情,实时改变教学形式和方法。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沈树永老师还对线上授课情况进行了调查,绝大多数同学还是认可线上教学的形式,如有同学说线上教学不仅能使他们可以随时在线查阅资料,还能使得老师与每个同学具有相等距离,能很清楚听清老师的讲课内容。但也有同学认为,由于受网速的影响,线上教学有时效果并不好,更难于每个人都面对面,缺少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形式上,多数同学也提出了师生间应多互动,提升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建议和要求,沈树永老师会实时地改变教学形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调研线上教学情况


同时,沈树永老师也表示教无定法,一切的教学方式和管理形式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在线上教学的大背景下,应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育人功能和作用。在沈树永老师线上教学的积极探索下,学生对此种教学形式和方法较为满意。如工程5班同学说“老师上课侧重点在于让我们思考、与我们互动。每一节课都提出一些话题供我们思考、讨论,给我们很多次独立发言的机会,以此激发我们的辩证思维与表达能力。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老师讲课不是生涩地将教材内容搬到讲台上,而是将一些史事通过视频播放给我们,让一些难懂的、难记忆的内容都活灵活现的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或者是将一些历史内容通过讲述小故事的方式,引起我们的兴趣。课堂内容不仅仅是讲近代史,而是将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在近代史课上不仅收获了对近代史事的了解,而且还收获了前人的做人之道与生存法则。而课后在对分易平台开设话题供我们畅所欲言,让课堂上留下遗憾未能发言的同学在网络平台上侃侃而谈。老师教学风格明显,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师生和谐,课堂气氛活跃,一节课结束后也没有疲惫的感觉。”广告1班的同学说“沈老师的课贯通史今,将中国近代史与当今社会紧密结合,以史为镜,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架起一盏明灯,老师的课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上一星期学习情况的总结,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自己的学习状况,促使我们紧跟老师的脚步。第二部分是小组进行家乡中国近现代史要点的讲解,让我们不局限于课本知识,进行了知识的扩展,同时了解了各地文化与历史,提升了我们的历史素养。第三部分是课程的讲解,老师配置精心制作的ppt与精心挑选的视频,为我们生动地展示了历史,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老师会在讲课过程中加以提问,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总体来说,沈老师的近代史纲要,让我们受益匪浅。”


学生对授课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