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气象,新学期思政第一课在国政馆开讲了!
2月23晚,马院朱漪教授组织英语B21-1班、英语B21-2班和健康服务B21-1班学生在国政馆举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现场教学,讲授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教学准备充分,组织有序,同学们发言积极,气氛热烈,效果显著。通过国政馆体验教学,让学生现场感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和伟大意义,为本学期系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打下了理性认知基础、打开了情感认同闸门,迈出了思政课有效利用红色场馆进行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一步。
学生讲解员韦芸芸讲解
朱漪老师提前做好预案,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准备,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含义、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成果,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参观场馆探寻答案。在参观体验过程中,朱漪老师首先总体上说明了国政馆的情况,随后介绍了新中国各项制度的发展历程,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成果,而这一主题恰好就是《概论》课导论的主要内容。同学们通过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展馆内容,实现具象化学习,达到体验与思考并重的学习效果。在学生讲解员韦芸芸亲切自然、熟练自如的讲解与引导下,同学们认真听讲,驻足观看,认真记录。在观看基础上,朱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现场交流。
朱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认真观看
同学们现场交流发言
英语B21-1班曾栗荛激动说道,“今天参观让我再一次重温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制度发展史,心情很激动,更加懂得了我们能有今天的发展成就,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引,归之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通过参观,我深刻认识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对于中国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更加明白了二十大报告所说的‘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结论是合乎实际的。”英语B21-1班沈佳蓉和刘怡怡表示,让她们印象深刻的是邓小平理论如何让中国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发展成就更加鼓舞人心。实践证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要下功夫系统学习,做到思想认同,行动自觉。英语B21-2班刘晨琳、盛佳军、梁诗雨几位同学纷纷发言表示,青年大学生必须了解历史,紧跟形势,尤其要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判断能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自觉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健康服务B21-1班陆元昊表示,我们为生活在一个伟大时代而庆幸与自豪,为青年大学生所担负的历史使命而义无反顾!新学期别开生面的体验课激发出了我们学习的动力,我们会只争朝夕,勇往直前。朱老师为同学们热情洋溢的发言点赞,称赞同学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鼓励同学们要不负韶华,言行一致,学好政治理论。最后,朱老师及时抓出学生情绪高涨的时刻,趁热打铁进行《概论》导论知识点的梳理与简要分析,实现了情感教育与理性分析的有机统一。
英语B21-1班、2班参观合影
健康服务B21-1班参观合影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