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6日-29日,由上海市教委德育处立项支持、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指导管理,上海建桥学院承办的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高校学生朋辈互助能力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音乐治疗实践”专题培训在我校成功举办。这次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21所大中小学31名心理健康教师参加线下培训,来自云南寻甸和上海56名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参加线上培训。
26日上午,开班仪式在上海建桥学院图书馆M612会议室举行。学生处处长张巍、副处长张莉出席开班仪式,张巍致欢迎辞,他对线上线下的学员表示欢迎,同时介绍了培训的目的、要求和安排。开班仪式由心理中心副主任田彬主持。四天的培训,由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作曲家、硕士生导师秦毅和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音乐教育学博士陈蓉主讲、带领。
第一天和第二天的培训由秦毅主讲和带领,内容分为理论讲授和体验部分。秦毅以一个真实的案例讲述她与音乐治疗的渊源,然后开始理论部分的讲解。指出,音乐是人与人之间心的交流,传递温暖、爱、积极向上的力量,人需要音乐,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特征。音乐产生于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的需要,音乐起源于劳动,音乐的起源也与大自然有关,人通过音乐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敬,音乐超越于语言。音乐有很多的功能,最新的研究表明,音乐影响整个大脑,而不是只影响右脑。人受到内外的冲击,需要内心的滋养,进行内外的平衡,音乐可以很好地滋养人的内心。第一天的体验部分,由秦毅带领,其助手夏东老师配合,主要通过拍打身体发出声音,体验、感受声音和节奏,通过发声练习感受低音、中音和高音在人体的共鸣位置,并通过游戏练习发声技巧。第二天的体验部分,由秦毅带领,其助手马迎明老师配合,进行非洲鼓的打击技巧训练和音乐冥想体验。
第三天和第四天的培训由陈蓉主讲和带领,内容分为理论讲授、体验和答疑三部分。理论部分,陈蓉讲授各种乐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进行音乐治疗的实践。实践部分由陈蓉带领,其助手小卢老师配合,通过拍打身体,发出声音,感受各种不同的声音和节奏,并通过倾听不同音高的声音进行游戏,练习一个人的音乐素养。答疑部分,陈蓉回答学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遇到的与音乐有关的问题,尤其关于什么是真正的音乐教育,让学员醍醐灌顶。她表示,音乐是听的艺术,而不是看的艺术,有些孩子可以弹奏钢琴曲,但是听不出钢琴琴键上的声音,这不是真正的音乐教育。
培训结束,进行结业仪式,为现场学员发放培训证书。
心理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