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1日晚,校长朱瑞庭教授在三教222教室为我校学生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十六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沈树永主持此次授课。
朱瑞庭校长首先向学生传达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为什么学习、如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生认真开展了交流对话。朱瑞庭校长指出,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学习科学知识、培育科学精神、掌握思维方法过程中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
朱瑞庭校长从“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中国怎么办”“一带一路:中国智慧、大国担当”四个方面展开具体阐述。课程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聚焦时代之问、世界之问和人类之问,首先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全景式呈现,回答世界怎么了,接着讲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依据、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这是中国为解决人类社会普遍问题贡献的“中国方案”,最后重点介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一带一路”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其中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标志性品牌,德国杜伊斯堡是中欧班列重要节点城市,是“一带一路”合作的先行者,更是见证人。朱瑞庭校长以在德国访学的亲身经历,向学生讲述“一带一路”倡议的“路通、物通、贸通、人通、心通”的美好愿景。朱瑞庭校长的授课立意高远,视野开阔;既回顾历史,又关照现实,并启迪未来;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现实的温度,为同学们带来了丰盛的“理论大餐”。(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