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兴产地翡翠大量涌入市场,全球珠宝行业正面临产地鉴定与市场规范的挑战。在此背景下,2025国际翡翠产地认证技术标准研讨会在香港湾仔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上海建桥学院珠宝学院院长刘衔宇教授继2024年后再次受邀作主旨演讲,连续两年代表中国学界在这一国际高端平台上发出“建桥强音”,彰显学校在翡翠产地认证标准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香港国际珠宝展”的重要专业论坛之一,该会议由国际翡翠学协会与上海市首饰设计协会联合主办,汇聚了近两百位来自全球产学研界的知名专家、学者与行业领袖。研讨会以“翡翠原产地鉴定的标准化框架:从科学研究到行业认证”为主题,会议聚焦新兴产地翡翠涌入市场所带来的鉴定标准缺失、行业透明度不足等关键问题,标志着中国正积极主导构建翡翠产地认证的国际标准体系。


上海市首饰设计协会副会长、上海翡翠原产地认证团体标准化工作小组组长刘衔宇教授《从争议到规范:翡翠原产地的标准实践、市场观察与未来行动》为题发表主旨演讲,系统展示了我校在翡翠产地认证领域的创新成果。他指出,通过无损谱学检测与海量数据分析,翡翠原产地鉴定已实现从争议走向规范的关键突破。面对新兴产地的不断涌现,他强调应在现有可靠样本基础上,建立“人、机、料、法、环、测”全流程统一标准,并通过光谱技术联用、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建模等创新路径,构建数据共享平台,推动检测技术与商业应用的协同发展。
会议期间,刘衔宇院长与美国宝石研究院(GIA)、江苏南京宝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权威机构进行深入交流,双方就翡翠产地鉴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未来可能开展的产教融合项目交换意见,并表示后续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进课程资源建设的意愿。
此次研讨会上,国际翡翠协会创始会长欧阳秋眉教授、中山大学丘志力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施光海教授、河北地质大学王礼胜教授、香港珠宝学院严军院长、香港玉器商会罗志光会长以及揭阳义德利珠宝林中青等多位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通过分享科研成果与实践经验,会议凝聚了推动翡翠产地认证体系科学化与国际化的重要共识,并提出三项核心倡议:建立翡翠产地鉴定国际标准、筹建全球产地数据库、加强跨界合作构建可信追溯机制。这些举措将推动国内珠宝检测体系从单一鉴定迈向检测与评价有机结合,为全球市场注入更坚实的信任基础。
翡翠产地认证作为高端珠宝认定的国际通行项目,其标准化建设将深刻影响国内检测体系的完善。本次研讨会不仅是技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中国翡翠行业迈向规范化与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
此次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是上海建桥学院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战略的重要体现。通过参与高端行业对话,珠宝学院不仅为教师搭建了融入全球学术网络的平台,也将前沿行业标准与实战资源引入课堂,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在全球翡翠市场经历深刻变革的今天,上海建桥学院正凭借扎实的专业积累与前瞻的行业视野,为中国从翡翠消费大国迈向行业规则制定者贡献智慧与力量。
供稿:珠宝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