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同心筑梦·海聚临港”——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上海市留学人员联合会)临港新片区分会与上海建桥学院分会联合主办的联谊活动暨新老会员见面会,在上海建桥学院图书馆M612会议室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加强新老会员交流互动、增进情谊,凝聚海归人才力量,共同服务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吸引了来自两个分会的新老会员及特邀嘉宾60余人参与,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市欧美同学会建桥学院分会会长朱瑞庭,市欧美同学会临港分会理事邓志锋出席活动并分别致辞。会议由市欧美同学会上海建桥学院分会副秘书长杨璞主持。

参会人员大合影
朱瑞庭校长在致辞中,以临港新片区分会理事和建桥学院分会会长的双重身份,对会员们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建桥学院自2015年整体迁入临港至今十年的发展历程,强调学校与分会均是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临港人”。他提出,未来两个分会应紧密联动,打破资源壁垒,在活动共建、人才共享、产教融合等方面深度合作,携手为临港这片“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贡献力量,并幽默地鼓励青年会员在投身事业的同时,也能在临港安居乐业、建设家庭。

市欧美同学会建桥学院分会会长朱瑞庭致辞
邓志锋理事在随后的致辞中,则以“同一段漂泊、同一种身份、同一份家国情”引发全场海归学子的共鸣。他回顾了百年留学报国传统,指出当代海归的使命是 “把世界请进来,让中国更自信” 。他结合临港新片区的发展机遇,鼓励会员利用分会平台促进跨界交流,让“学芯片的学长可以对话海洋经济,搞金融的不妨走进氢能工厂”,并结合钱学森“留学报国”精神,提出“从滴水湖出发,把世界的风吹向临港,把临港的潮声带回世界”,共同书写21世纪海归的崭新答案。

市欧美同学会临港分会邓志锋理事致辞
会上,建桥分会秘书长张芷陌系统回溯了欧美同学会的百年发展脉络,阐明了其“留学报国人才库、建言献策智囊团、民间外交生力军”的核心定位。她展望建桥分会将充分依托临港新片区的战略与产业优势,积极搭建跨领域、高能级的合作平台,推动教育、人才与产业、创新的精准对接。临港分会秘书长陆怡则概述了临港分会自2020年成立以来的发展概况,并通过“海创在临港”创新创业沙龙、“海归下午茶”及公益义诊等系列品牌活动,生动展现了分会活力多彩的成员生态。她强调,分会始终以服务海归人才为核心,致力于为其在临港的精准融入、事业发展与价值实现提供坚实支撑。随后,建桥分会副会长丁哲寅与临港分会会员王泽林作为会员代表,分享了从‘留学归来’到‘扎根临港’的历程。

建桥分会秘书长张芷陌发言

临港分会秘书长陆怡发言

建桥分会副会长丁哲寅发言

临港分会会员王泽林发言

活动期间,与会会员共同参观了上海建桥学院独具特色的育人展馆——雷锋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会员们通过馆内陈列的珍贵实物、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沉浸式地回顾了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深刻感悟其“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以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对于众多拥有海外求学和工作经历的归国学子而言,此次参观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初心回顾。大家认识到,尽管时代背景变迁,但雷锋身上所蕴含的忠于职守、刻苦钻研、报效国家的精神内核,与欧美同学会“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一脉相承。在临港新片区这片开发开放的热土上,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与强烈的家国情怀,正是激励海归人才将个人所学与国家所需紧密结合,在各自岗位上精益求精、建功立业的强大动力。
参观结束后,会员们纷纷表示,要将感悟到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服务临港、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接下来的主题活动移步至上海建桥学院体育馆举行。在新老会员自我介绍环节中,多位新会员分享了他们的留学背景、专业领域及回国发展的初心,老会员则畅谈在临港工作生活的体验与分会平台带来的支持,现场互动频繁,气氛轻松融洽。

“趣味运动会合影”
随后的活力热身与分组环节迅速拉近了彼此距离。趣味运动会设置了“毛毛虫竞速”“旱地冰壶”等集体项目,会员们在比赛中协作配合、全情投入,展现出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蓬勃朝气。活动现场笑声、掌声、加油声不断,将会程推向高潮。活动最后,全体会员合影留念,记录下这充满活力与温情的美好时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此次“同心筑梦·海聚临港”主题联谊活动暨新老会员见面会,不仅为分会注入了新的活力,更进一步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会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深切感受到归国留学人员大家庭的温暖,也对未来在临港新片区的职业发展与生活充满信心。大家一致认为,将充分利用欧美同学会这一平台,加强合作、互学互鉴、携手共进,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临港新片区建设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贡献智慧与力量。
供稿:欧美同学会上海建桥学院分会、临港新片区分会
审核、编辑:奚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