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建桥新闻网!

机电学院教师获市高校工程训练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发布者:左宸发布时间:2025-11-03浏览次数:13

11月1日,第二届上海市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落幕。作为上海高校工程训练教学领域的重要赛事,本次比赛汇聚了同济大学、东华大学等 12 支高水平队伍同台竞技,展现工程训练教学的最新成果与改革趋势。机电学院工程训练中心派出两支团队参赛,分别在“智能硬件类”与“数控加工类”赛项中发挥出色,双双荣获二等奖,实现成绩新突破。



本次大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工程训练专业委员会组织实施,是上海市工程实践教育领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教师教学竞赛。赛事紧扣“教学创新赋能工程人才培养”主题,涵盖智能硬件、数控加工、智能制造系统等多个方向,全面考查教师的教学设计、实操指导与产业融合能力。

机电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对此次赛事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检验学院产教融合教学成效的关键契机,赛前开展多轮打磨,结合智能制造、智能硬件等产业发展需求优化教学设计,选拔两支精锐团队参赛。经过激烈角逐,学院参赛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新颖的教学设计、出色的现场表现以及深度贴合产业需求的教学理念,斩获二等奖两项。

 

其中,李晶老师带领的团队(成员:王帅、吴俊杰、周金磊),凭借“融合AI与电工实操的智能硬件教学创新项目”脱颖而出。该项目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传统电工实训,参照企业智能设备运维标准、产业实操规范设计教学模块,开发出具备智能指导与实时反馈功能的实训模块,有效提升教学精准度,实现了教学内容与产业技术需求的紧密衔接。



由刘永峰老师领衔的团队(成员:王金益、陈建利、刘森荣),推出“AI预习—仿真训练—实操加工三位一体的数控加工教学创新项目”。该项目通过自建学习平台,将企业真实加工案例、工艺标准融入教学,构建“学—仿—做”全流程闭环训练体系,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实训与生产脱节的痛点,显著增强学生工程实践与岗位适应能力。



  此次获奖,是机电学院深耕工程教育改革、推进 “新工科” 建设、深化产教融合转型的重要成果体现。近年来,机电学院始终以产教融合型大学建设为核心目标,坚持 “教学跟着产业走、课程围着需求转”,一方面持续深化与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企业的协同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共研课程体系、共享技术资源;另一方面精准把握产业数字化转型下工程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将产业技术升级、岗位能力标准转化为教学创新的核心方向。

未来,机电学院将持续深化“以赛促教、以教促产、产教互融”机制,将大赛成果反馈于日常教学,进一步推动工程训练内容与企业真实项目、技术标准深度融合,为产教融合型大学转型注入更强动力,培养出更多既懂理论又通实践、适配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工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