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服务学校转型发展大局,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1月11日上午,我校在学生事务中心315召开本学期校级教学督导第一次工作会议。校长助理刘立华、校级教学督导专家、教务处以及创新创业学院相关工作人员出席会议。会议由校长助理刘立华主持。
会议伊始,刘立华代表学校对各位督导专家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指出,教学督导工作是教学质量管理的“传感器”,对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具有重要作用。他强调,校级教学督导要准确把握角色定位,切实做到:一是“督”有力度,当好教学质量的“守护者”。 要深入课堂、实验室、实习基地等教学一线,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资料、课程考核等进行全面、客观的监督与评价,敢于指出问题,严守质量底线。二是“导”有温度,当好教师成长的“引路人”。 要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特别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帮助他们站稳讲台、站好讲台。督导不仅是“挑毛病”,更是“开方子”,要善于发现和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随后,教务处领导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对督导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立足学校建设产教融合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积极探索适应转型需要的督导工作新模式,将督导重点更多向产业结合等方向倾斜。二要统筹校、院两级督导体系,明确二级学院督导工作以专业为基础,形成对校级督导的有效补充与支撑。三要完善督导反馈机制,校级教学督导每季度须编发《教育质量简报》,每学期形成总结报告,并对教学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对于教学不好的进行指导。
教务处工作人员就本学期的督导工作计划、工作流程、职责分工进行了解读。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督导踊跃发言,就如何有效开展督导工作、如何平衡“督”与“导”进行了深入探讨。
最后,刘立华作总结讲话。他强调,教学督导是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环节,希望以此次会议为起点,全校上下协同联动,共同书写我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供稿:教务处